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一种金属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元素,通过熔化或其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同一化学成分、同一聚集状态,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氮化是向钢的表面层渗入氮原子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
它是利用氨气在加热时分解出活性氮原子,被钢吸收后在其表面形成氮化层,同时向心部扩散。
氮化通常利用专门设备或井式渗碳炉来进行。适用于各种高速传动精密齿轮、机床主轴(如镗杆、磨床主轴),高速柴油机曲轴、阀门等。
氮化工件工艺路线: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除应力-粗磨-氮化-精磨或研磨。
由于氮化层薄,并且较脆,因此要求有较高强度的心部组织,所以要先进行调质热处理,获得回火索氏体,提高心部机械性能和氮化层质量。
钢在氮化后,不再需要进行淬火便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
目的是通过清理、净化、活化等处理,准备好化学洁净的活性表面,以保证实施有效的电镀等表面处理,获得结合强度高和质量好的镀层。电镀层质量大部分决定于预处理。所有表面处理几乎没有不经预处理的。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表面机械清理、脱脂处理、去氧化物膜处理、活化处理等。机械清理包括人工刷洗打磨、砂轮和布轮打磨抛光、滚筒滚磨、压缩空气或高压水磨粒冲刷、喷砂喷丸、机械加工和机械抛光等,以获得一定粗糙度的、有利于结合的干净表面。
脱脂处理主要方法有化学脱脂和电化学脱脂,用以洗去工件表面的动物油、植物油和矿物油等油脂。去氧化物膜处理(浸蚀)经各种加工或机械清理和脱脂处理的工件表面存在的氧化物膜,用浸蚀的方法去除。主要方法有化学浸蚀和电化学浸蚀。活化处理经上述预处理,将工件表面的覆盖物全部去除后,临镀前的后一道预处理目的是去除经上述几道预处理后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工件不可避免生成新的氧化物薄膜,以使基体金属完全暴露,便于施镀和确保镀层结合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