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六大隐患:
一、冷库管理的无序。我国目前缺乏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冷库管理工作。
二、无证上岗操作。许多地区目前未执行冷库制冷工持证上岗制度规定。尤其是县、乡、镇及农村冷库生产操作人员几乎均未持证,上岗前既没有接受相关培训,更缺乏应急处理及运转的日常教育。冷库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漏氨事故,一线操作工人基本不知所措。
三、制冷系统老化或带病运转。据统计,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冷库目前约占全国冷库容量的一半,其库龄大都达30年以上。而不少企业未能按时足额提留冷库大修基金,导致不少冷库年久失修,整个冷库制冷系统氨制冷剂跑、冒、漏的现象严重。
四、氨制冷剂防护设备缺乏。如有氧呼吸器、个人防护服、防护手套及防护鞋、眼冲洗器及全身喷淋器等,不能做到事故抢险的及时和到位。
五、不少冷藏企业削减了冷库氨压缩机操作运行人员,中上层管理人员中制冷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在冷库制冷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不普遍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异常,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
六、冷库工程设计、施工及安装市场混乱,无证设计、无证安装、无证施工现象十分普遍。由于对冷库的隔热材料、制冷系统容器及管道的可靠性选用、结构性配置、科学性流程等形成大量隐蔽性故障,一些冷库制冷系统带有先天性的缺陷,无法保障。
1、冷冻肉的冷冻冷藏
冷冻肉类一般按客户要求进行分割,再密封包装,避免水分散失造成脱水干耗,然后装入纸箱。纸箱必须施封、绑扎,并附识别标签。在冷冻过程中应避免纸箱变形,这既影响外观又损失冷箱内有效堆装空间。
2、冷冻禽类的冷冻冷藏
禽肉类肌肉组织比畜肉类肌肉组织更丰富,更易出现质量下降。因此,禽肉类应使用密封装,并在温度-18℃以下运输,以避免脂肪氧化、脱水干耗和腐败菌繁殖。
3、冻鱼和水产品的冷冻冷藏
鱼类和水产品主要含有水份、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酶和维生素。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还有人体需要的八种氨基酸。鱼类和水产品与畜禽肉比较,其肌肉组织松软,不饱合脂肪酶含量高,且酶含量也高。
鱼类水产品死后易出现僵直、成熟、自溶和酸败等四个阶段,而且在僵直前还有一个表面粘液分泌过程,这种粘液是腐败菌的良好培养基。上述四个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尤其是软化成熟阶段极短,这是因为多种酶和微生物在较低的温度下仍有很强的活性。
制冷的方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绝大多数为物理方法。目前人工制冷的方法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三种。
1.相变制冷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气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气化潜热;干冰在1标准大气压下升华要吸取137kcal/kg的热量,其升华温度为-78.9℃。目前干冰制冷常被用在人工降雨和医疗上。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 利用气体通过节流阀或膨胀机绝热膨胀时,对外输出膨胀功,同时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
3.半导体制冷 珀尔帖效应告诉我们: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接上一个直流电源时,则一个接合点变冷,另一个接合点变热。但是纯金属的珀尔帖效应很弱,且热量通过导线对冷热端有相互干扰,而用两种半导体(N型和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互干扰。因此,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地。目前温差电制冷只用在小型制冷器中,如电子计算机恒温冷却、精密测量仪器的冷源及精密机床的油箱冷却器等等,都是温差电制冷。
夏季持续高温,各行各业都需要提高警惕万不可疏忽大意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制冷的冷库更是需要重点检查关注,提早发现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在设计选址时,防爆冷库便要安装在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所处的水平位置要略低于地平面,同时还要对当地的土质情况,土壤硬度进行检测,整个设计规划要做到严格、精细、等。
防爆冷库的库板的必需具备防火3小时以上,即防爆冷库库板的保温芯材自身必需具备除了保温性、结构性、支撑功能外,还应具备防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