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发觉原本自己是在关心孩子,可终孩子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这是因为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父母不随着孩子的成长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那么就很难打开孩子的心扉。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被他们接受。也就是说,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父母在对孩子说话时,往往是从自己认为应该对孩子说什么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愿意接受。并且,父母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知识储蓄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孩子的接受度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那么终只能是孩子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或父母听不懂孩子在说啥。
1.走进孩子的世界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打成一片。
2.了解孩子
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倾听孩子
在和孩子说话时,首先要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是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孩子情感的慰藉,就会让孩子慢慢地敞开心扉。
5.降低要求
不要总是说一些让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否则会让他觉得压力大,总有败感。
6.认真回答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意图,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回答。比如,孩子问:“妈,你要去买菜吗?”这个问题的可能意思是:“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我们知道孩子的真正意图,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这样,孩子听了一定会很高兴。
7.少些命令
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话语,要尽量少说。
郑州锐元思图教育学校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针对"离家出走、不上学、早恋、打骂父母、严重叛逆、辍学"等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素质培养、文化补习、着重亲情培养的特训学校。河南省青少年素质发展中心认证合作单位。办学近十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思图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责任育人”的办学宗旨,先后引导两千多名青少年回归正常的成长轨道,帮助近一千多名家长以微投高收,获得效果极为显著的家庭教育力和教育效果的提升。先后获赠政府部门及家长的锦旗68面,各类荣誉奖牌2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