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芦荟是一种旱地植物。 刚种进花盆里时需要把土壤浇透,之后等待盆栽混合土壤完全干燥后再浇水,这就意味着大约每两周或间隔更长的时间才需要浇一次水,特别是在冬季或在植物几乎处于休眠状态的低光照位置时。 不要每天都浇水,或者一直保持土壤很湿润,因为水分太多会使它的根腐烂。 跛行或褐色叶子通常是浇水过度引起的症状。给浇水芦荟时,应将水倒在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上,直到土壤彻底湿润,然后让土壤完全排水约30分钟,之后立即将花盆里多余的未渗透完的水倒掉,渗透进土壤的多余水份会排入花盆下面的托盘里。
光照:明亮、阳光充足的条件是理想的,虽然芦荟可以忍受低光的阴暗状态(在非常低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可能会休眠,并会停止生长,直到光照水平增加)。夏天,您可以在户外移动盆栽芦荟。 为了防止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可以将它们放在阴凉的地方并每隔几天移动一下,直到它们能够适应整天都在阳光下晒太阳的环境。
生长习性
1 、土壤: 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在 6.5 — 7.2 。
2 、光照 :喜光,耐半阴,忌阳光直射和过度荫蔽。
3 、温度 :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 20 — 30 ℃,夜间温度为 14 — 17 ℃。低于 10 ℃基本停止生长,低于 0 ℃芦荟叶肉受冻全部萎蔫死亡。
4 、水份:芦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芦荟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不耐涝。
5 、生态环境: 芦荟的生态环境(空气、水体、土壤等)不能受污染,注意通风。
6、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使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蚯蚓粪肥更适合种植芦荟。
芦荟一般都是采用幼苗分株移栽或扦插等技术进行无性繁殖的。无性繁殖速度快,可以稳定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
地理分布
芦荟原产于非洲热带干旱地区,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印度和马来西亚一带、非洲大陆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芦荟分布。在中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也有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芦荟的野生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