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1975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为和畅销的产品为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目前是全球的电脑软件提供商。
2018年4月22日,2017年全球钱企业排行榜发布,微软排名第15。
2018年5月29日,《2018年BrandZ全球价值品牌100强》发布,微软名列第4位。2018年7月19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微软位列71位。 [3]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强》揭晓,微软排名第4位
“Microsoft”一词由“Microcomputer”和“software”两部分组成。其中,“Micro”的来源是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而“soft”则是software “软件”的缩写,是由比尔·盖茨命名的。
微软在1999年12月30日创下了6616亿美元的人类历史上上市公司市值记录,如果算上通货膨胀,相当于2012年的9130亿美元。由于1999年受到美国国会反垄断控制调查,微软股价极度受挫,不然预估能突破8500亿美元。
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被广泛认可为一个计算机软件市场上的“乖小孩”,提供低廉的软件以取代原先价格高昂的主流UNIX产品。微软也因赚入大笔钞票而受到钦佩。
然而,即使是在早期,微软被指责故意将其MS-DOS与竞争对手生产的Lotus 1-2-3数据表无法兼容。到90年代,微软是“坏小孩”的看法日益增多。主要的批评意见是他们利用在桌上电脑市场上的优势不公平地剥削用户。近几年,有人指责微软涉嫌一系列合法性受怀疑的商业行为。
微软的Windows产品有效地垄断了桌面电脑操作系统市场。那些持上述看法的人指出,几乎所有市场上出售的个人电脑都预装有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
一些观察家声称,微软作为一个垄断企业令其竞争对手处境窘困:
一方面,竞争对手不愿意承认微软的垄断地位。因为在一个被垄断的市场,只有一家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因此对竞争对手而言,将微软称为垄断者会将自己置于一个失败者的境地:这样作等于是否定了自己的存在,或否定了自己能够生存、竞争的能力。
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又希望将微软比作垄断企业,因为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首先,这有可能导致市场管理者(政府)的介入。其次,被看作是“落水狗”的微软竞争对手有可能在公共关系上取胜,以刺激销售。
大尺寸触屏产品对现有产能消耗较大。以5代线为例,5代线的玻璃基板(1100mm*1300mm)切割14寸屏可以切成15片,切割4.5寸屏则可以切成160片,其产能是14寸屏的10.7倍。
针对大尺寸触屏产品,终端厂商与触屏厂商以TOL技术为主。未来随着良率与产能一步提升,TOL触屏产品将在大尺寸触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们假设笔记本电脑屏幕尺寸一般为14.0英寸,行业平均良率2013年为80%,2014年为83.75%,行业平均达产率为88%。基于以上假设,我们统计了行业内核心厂商的供给情况,2013-2014年触屏供给量分别约为0.25亿片和0.62亿片,可进一步推导出2013年供需比为0.85,2014年供需比为0.94。综上,我们认为随着触屏笔记本电脑渗透率的提升,2013年、2014年大尺寸触屏供需紧张,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